欢迎访问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数字阅读

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 像他那样修身律己用权做人

发布时间:2016-10-19 14:53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2015年,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17周年前夕,习总书记批示“周恩来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009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瞻仰周恩来纪念馆时说:“像周总理这样的一代楷模,真是我们现在人尤其是党政干部学习的榜样,特别要学习他做人的风范,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个模范共产党员,再就是做个革命家。” 在周总理的身上,既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周恩来就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典范,我们应当将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作为红线贯穿始终。在践行“三严三实”过程中,我们要把周恩来精神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主动在思想和行动上向其看齐,切实把周恩来精神的价值力量转化为个人的情感认同、理性思考和行动自觉。我们要像周恩来那样做人正己,始终做到心中有戒、一身正气。

  一是学习他坚定信念、忠诚于党。党员党性修养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政治修养。周恩来的一生就是树立崇高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一生。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他东渡日本,西赴欧洲,寻求救国真理,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周恩来在思想上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飞跃,他郑重声明:“我认的主义是一定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扬奔走”,为了“共产花开”、“赤色的旗儿飞扬”,宁愿牺牲一切。此后,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还是新中国建设中遭遇的重重困难,都没有改变他对信仰、对理想、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对党的事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对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从不动摇。”学习弘扬周恩来的无限忠诚精神,就是要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作为党员干部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奋斗中,坚定政治立场,决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二是学习他勤政敬业、无私奉献。周恩来总理始终把为人民利益作为人生的最高准则,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像头牛一样,诚诚恳恳、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他注重实际、躬行实践;谦虚谨慎、勤政敬业;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理论联系实际,对事业高度负责。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但他继续担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繁重工作。周恩来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博得人民的颗颗爱心?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为党和人民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他毕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连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华大地,完全彻底地实践了他“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的宏愿。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周恩来特有的纯真的人格魅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的爱戴和钦佩,甚至连他的一些国内外政敌也不得不为之折服。今天我们学习周恩来总理,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心,自觉服从和服务大局。就是要在思想上重视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三是学习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周恩来是党内公认的最勇于对错误承担责任,最勇于自我批评和最严格解剖自己的胸怀坦荡的领导人。他对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从不强调客观原因;对自己领导的工作,出了问题总是自己承担责任,决不文过饰非,诿过于人。建国初期,周恩来搬进了中南海西花厅,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厅是乾隆年间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湿阴冷,行政处和保卫部的同志十分担心。 1959年底,趁他和邓颖超出差外地时间较长,对西花厅进行了保护性维修。他回京一进门就惊讶地问:“这是怎么回事?谁叫人修的?!” 他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他的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发、窗帘、吊灯等陈设。事后,对这次“修房风波”,他主动在国务院仁义上作了三次检讨,向到会的副总理和部长们说:“你们千万不要重复我的这个错误。” 辞世前夕,他强撑着参加贺龙元帅的追悼会,连向贺龙遗体鞠了七个躬,还对家属致歉,自责没有保护好贺龙元帅。我们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就是要旷达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胸襟,涵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雅量,真诚对待组织、真诚对待同志、真诚对待群众,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做一个向组织、向人民交底的“透明人”。

  四是学习他公道正派、刚正不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周恩来一生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公道正派、公私分明,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们的工作,“一切从原则出发”,“在原则性问题上我们是不让的、决不让的。”盖办公大楼这个头不能带。国务院办公用房大多是老房子,盖楼的建议酝酿许久,最后把方案报上去了。针对个别同志因为出过国,看到外国豪华大楼便要与之攀比的想法,总理严肃地说:“只要是我当总理,大家就要把大兴土木的念头打消。国务院不能带这个头。”以后在几次国务院会议上,总理援引此例深入剖析,有理有据地阐明节约为本、勤俭建国的主张,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不为家乡搞特殊。1962年,总理的家乡江苏淮安遭受特大洪水,苏北大片田地被淹,江苏省政府给总理写信,请求总理调拨财力物力支援。总理看完信,心里沉甸甸的。但他并没有因为是自己家乡遭灾而慷慨动用国家资财。总理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在涉及家乡的问题时从无偏私,一概秉公办事。不收馈赠礼物。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陪同加拿大总理到洛阳访问。在龙门石窟遇见有卖魏碑书法代表作《龙门二十品》,周总理很是喜爱,想买一套。谁知一问价钱要500元,他又恋恋不舍地放回原处。在场的洛阳市领导见状说:“总理,我们送你一套吧!”周总理立刻严肃批评:“你这个同志怎么能这样讲?国家的财产怎能随便送人?”1961年春节前夕,他收到家乡淮安县委托人捎来的莲子、藕粉等土特产,当即委托办公室回信,并寄去100元钱。信中说:“周总理和邓颖超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这样做是不好的。” 我们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就是要敢于坚持原则,不以私谊废公事,不因感情弃公道,不拿原则做交易,真正做一个组织放心、干部服气、群众拥护的好干部。

  五是学习他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周恩来修身养性,最推崇“诚”和“正”,他有句名言:“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正是因为具备了这样的优点,许多与他交往过的人都为他的真诚所感动,为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周恩来总理是我们党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在他结交的朋友中,既有各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和国民党的军政要员,也有社会各界名流、专家学者和工商界重要人士,还有过去反对我们但是后来改变立场,愿与我党合作、支持我党主张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把交朋友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民精神的重要方法,在交友中影响人、团结人、教育人。从西安到重庆,从万隆到莫斯科,周恩来总理之所以游刃有余,就在于他襟怀博大,宽厚待人,广交朋友,善于协作,力争团结大多数人一起奋斗。在对外交往上,他始终坚持求同存异、恪守原则、互相包容,尊重各国人民,受到世界各国政要和群众的普遍敬重。我们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就是要把诚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底气,做诚信的拥护者和实践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特别是对人民群众作出的承诺,要认真落实、认真践行,真正说到做到。

  六是学习他顾全大局、团结和谐。周恩来是全党民主和团结的模范。他从不追求个人权力,总是以大局为重。他始终维护毛主席的领袖地位,热忱宣传毛泽东思想,自觉地把自己放在助手的地位,不允许宣传自己,努力促进中央核心的团结。1959年,周恩来总理到军事博物馆视察。当讲解员提到“八一”南昌起义是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举行的时候,周恩来总理立刻打断说:“怎么是我领导的呢?是党派我去的,是党领导的嘛!”他严肃地要求把解说词改正过来。他一贯提倡民主协商,注重“说服教育人家,向人家学习”,对待持不同意见的人,能以他宽广的胸襟不计私怨,甚至感化政敌为知己。我们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就是要切实强化大局意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倍加珍视团结,切实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进一步营造心齐气顺、干事创业、安定和谐的良好发展氛围。

  七是学习他勤俭为本、清正廉洁。新中国成立后,恩来同志作为开国总理连任26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总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从不搞特殊化。个人饮食上坚持粗茶淡饭、不搞特殊。周恩来的家常饭菜很简单,主食经常吃些粗粮,副食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他在外地视察或主持会议,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不搞特殊,离开时一定付清钱和粮票。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其他领导干部也这样做。个人穿着上艰苦朴素、缝缝补补。1963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给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我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个人请客吃饭一律自费。1952年初夏,他邀请冰心夫妇俩到西花厅做客,共进晚餐,吃的是四菜一汤,而惟一的好菜是一盘炒鸡蛋。1961年,我国乒乓球代表团获得世界锦标赛多项冠军,总理非常高兴,他请乒坛小将到中南海来表演,中午由总理自己掏钱请这几位运动员一起吃了午餐。周恩来经常乘坐的专车是红旗轿车。他说:“别人不坐我坐,我喜欢国产车。”国家进口了一批国级奔驰车后,有关部门想给他换一辆。他不同意,严肃地说:“那个奔驰车谁喜欢坐谁坐去,我不喜欢,我就坐‘红旗’车。”(作者系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